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6165金沙总站官方入口 / 学术科研
2017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选举产生的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6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主任、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主任谢晓亮博士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这是谢晓亮博士继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后,斩获的第四顶院士桂冠。
谢晓亮院士
谢晓亮(Xiaoliang Xie),美国籍,生物物理化学家。1962年6月出生于北京,成长于燕园,求学于北大附小、附中和北京大学本科。1992年受聘于美国太平洋西北实验室(PNNL),是1965年PNNL成立以来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科学家;1999年,谢晓亮被哈佛大学聘为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终身教授,他是改革开放以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自2009年以来,谢晓亮博士一直担任哈佛大学Mallinckrodt讲席教授,是改革开放后大陆学者获得哈佛大学冠名讲席教授的第一人。谢晓亮曾获得美国物理化学领域最高的奖项“Peter Debye”奖、美国生物物理学会的最高得奖项“Founders”奖和美国医学领域最高的奖项之一Albany医学奖;谢晓亮曾两次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颁发的“Director’s Pioneer奖”,这是美国用于鼓励那些通过创新性方法解决生物医学研究难题的具有杰出创造力的科学家。最近的”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是谢晓亮第一次在祖国获奖。
谢晓亮勇于突破学科界限,从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到生物化学,再到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及临床医学,无畏探索,不断创新。他是单分子酶学的创始人、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和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开拓者。
2010年谢晓亮在北京大学主持创办的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已成为世界上引人注目的技术驱动型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2016年谢晓亮又组建了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以促进我国基因组学和精准医学的发展。
2012年谢晓亮在单细胞全基因组学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开发了单细胞全基因组均匀扩增的新方法—多重退火循环扩增法(MALBAC)。2014年9月19日,世界上第一例“MALBAC婴儿”在北医三院诞生,标志着中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迄今为止,谢晓亮团队利用MALBAC技术为中国三百多个患有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成功避免了疾病的子代传递,为数千位孕妇避免了染色体异常胚胎的移植,减少了流产和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的发生。
谢晓亮为中国单分子生物学和精准医疗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奉献,也为祖国人民的健康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