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6165金沙总站官方入口 / 学术科研
应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的邀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主任袁钧瑛院士于2020年12月10日访问北京大学。袁教授是细胞死亡研究领域的先驱者和领导者,对哺乳动物细胞两种不同的细胞死亡方式(细胞凋亡和程序性坏死)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发现。
袁钧瑛院士在图书馆科学报告厅做了题为“Discovery of RIPK1 and its implication in human diseases”的学术报告,吴虹院长主持报告。袁钧瑛院士系统介绍了RIPK1的作用机制及其作为药物靶点的巨大潜力。人类RIPK1切割位点变异会阻止caspase-8蛋白酶对其切割,导致细胞凋亡、细胞坏死和炎症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从而引起严重的自身炎症疾病。表明RIPK1与自身炎症性疾病相关,RIPK1抑制剂在治疗单基因和多基因自身免疫,炎性,神经变性,局部缺血和急性疾病如败血症中的潜在应用正在兴起。
报告结束后,吴虹院长向袁钧瑛院士赠送了“冠名报告”奖章,并合影留念。此报告为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冠名讲座-崔之兰讲座第一讲。近200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冠名报告讲座。
报告人简介
袁钧瑛教授于1982年获得复旦大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学位。袁教授在麻省理工学院的H. R. Horvitz实验室完成了她的博士学位论文工作,为Horvitz教授的2002年诺贝尔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2年成为哈佛医学院的助理教授,同时担任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心血管研究中心的首席研究员;1996年加入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2000年升为细胞生物学系终身正教授,2014年获得伊丽莎白·德·海伊(Elizabeth D. Hay)细胞生物学讲席教授,该教席表彰哈佛大学医学院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正教授伊丽莎白·德·海伊。袁教授于2020年返回中国,加入了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筹建了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并任中心主任。
袁教授是细胞死亡研究领域的先驱者和领导者,对哺乳动物细胞两种不同的细胞死亡方式(细胞凋亡和程序性坏死)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发现。她发现了哺乳动物的半胱天冬蛋白酶,开创了细胞凋亡研究的新时代。她所开发的程序性坏死抑制剂(necrostatins),证明了程序性坏死的调控在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存在重要的意义。袁教授首先发现了RIPK1的专一性抑制剂。RIPK1抑制剂已被Denali Therapeutics和Sanofi公司作为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阿尔茨海默氏病(AD)和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的新药进入了人类临床试验。袁教授的成就获得了许多奖项的嘉奖,包括乳腺癌研究创新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主任先锋奖和安捷伦科技思想领袖奖等。她前后两次收到了诺贝尔委员会的邀请,在诺贝尔讲坛上举办专题研讨会。她的224篇论文被广泛引用,被引用次数超过93,000次(H 指数122)。她同时也是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协会院士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冠名讲座系列
& 以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生物系)历史中的著名教授冠名。
& 冠名讲座报告人为生命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校外科学家。报告人由学术交流委员会提名, 院党政联席会审议通过。